2023年,区发改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我区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和全面依法行政工作。现将我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度法治余杭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着力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涵和重大意义,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将法律法规学习落实到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周三夜学等形式中。将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到项目审批、信用等工作领域。二是完善工作保障。全力加强法律队伍建设,按要求做好新进人员执法证申领工作。充分利用法律顾问等资源,加强法律顾问在行政合同、重大行政决策等事项方面的参与度,提高全局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

(二)全力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高效开展投资项目审批。全年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批532件,总投资308.72亿元;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备案81件,总投资748.99亿元;完成企业投资项目核准7件,总投资10.07亿元。二是优化人防项目审批。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做到项目审批当天受理,当天办结,确保各类企业审批事项办理便捷化。2023年共完成战时功能和防护等级确定、易地建设核实及征收、竣工备案等各类审批手续545项,提前介入审查方案46个,开展现场质监265次、上门服务10余次。

(三)扎实推进信用工作

一是坚持信用制度建设,积极贯彻落实省市规范。制定《2023年信用余杭建设工作要点》,及时根据《杭州市涉企补偿救济实施办法(试行)》结合区情构建落地实施机制。进一步根据上级要求规范我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已汇总上报数据5.6万余条,联合奖惩案例4300余例。二是夯实信用修复,提升信用无感监测水平。发布并指导成员单位学习《余杭区信用修复指南(暂行)》,在“信用专栏”增加信用修复公示栏目,2023年受理个人及企业信用修复申请1120余起,持续提升信用无感监测水平,目前信用体系和信用监督为标杆指标。三是加强信用宣传,不断强化信用认知度。开展区道德模范诚信人物选送、“信易+”等诚信宣传活动,目前共组织指导“诚信建设万里行”主体宣传活动30余场,社会对信用维护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

二、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依法行政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部分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对依法行政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存在“重业务、轻法治”的现象。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有时注重追求效率,在依法依规方面欠缺一定的思考,导致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二)法律素养与执法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旳不断发展变化,案件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涉及部门越来越多,涵盖领域越来越广。与余杭建设重要城市新中心的工作要求相比,部分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还不够深厚,专业技能水平还不够高。特别是在复杂案件的处理上,专业的法律分析和应对能力还不够好,在依法行政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上还有一定的欠缺。

三、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切实履行职责,营造良好氛围

区发改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局机关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始终将法治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细部署,并将其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行政行为合法、合规。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定期参加法治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同时,鼓励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法治学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二)加强队伍培育,做好法治工作

依托周三夜学、主题党日等学习载体,通过法律培训、工作交流等方式,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局机关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合规。同时,注重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效,及时做好主动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2024年法治余杭建设工作思路

(一)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法律顾问作用,提升合法性审查质效。落实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强化执法案卷评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加强学习教育。鼓励年轻干部多利用空余时间,通过学习强国APP等平台,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升服务意识、法治意识以及依法办事能力。

(三)推动普法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区发改局业务工作实际采取普法措施,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等新兴宣传载体,提高普法工作影响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