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文 通讯员 张琴 陈镇刚 朱建杰) 全区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30万家,全省唯一“未来工厂推广中心”成功落户,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海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全省首个线下灵活就业服务中心建成……过去一年,余杭抢抓机遇、力拼到底,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踏上新征程,如何“高原之上再建高峰”?区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仗,激发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强大动力,坚持守正创新,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努力打造华体网标志性改革成果。
激发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强大动力,首先要营商环境再优化升级。区审管办将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提能增效,创新推进余杭特色“一件事”,全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以迭代“一中心一平台一闭环”为载体,持续推动增值化改革提质扩面,丰富拓展“余省心”平台功能,建设特色产业驿站,高质量实施“为企办实事”项目,健全完善企业诉求全流程闭环处置机制。以推进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为抓手,持续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提档升级,建立健全标前、标中、标后全链条监管机制,构建形成多维监管体系,推进平台建设数智化、现场管理标准化、招标代理规范化,积极营造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区工商联将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协同合作,通过政策解读、政策赋能、科创支持、企业出海等综合举措,增强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服务效能;落实常态化走访调研机制,持续为企业家提供温情服务;全面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迭代升级“亲清九日谈”政企恳谈会,深入推进清廉民企建设,培育华体网省市区级清廉民企示范标杆;夯实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作,搭建优质平台,开展一系列创新活动促进交流与合作。
激发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强大动力,还要加快重大改革落地见效,紧盯关键环节攻坚破题。区委全会提出,围绕塑造科技创新、文化文明、共同富裕、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谋划十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项目,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机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等领域加大攻坚力度。
对此,区农业农村局将引育“三农”人才入乡改革,持续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十百千万”行动,与高职院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数字电商等开展合作,打造一支整合乡村产业跨界、“引领一方、带动一片、影响一批”的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引领、产业共富”培育人才平台,整合返乡就业支持政策,完善孵化平台创建,鼓励返乡创业,催生人才集聚效应;支持建设“村建民用”项目,有效盘活农业园区退出后的闲置资源、“村建民用”设施大棚等村级资产,由村集体将设施农用地和设施林业用地建设项目有偿提供农业经营主体规范使用,打造成农业经营主体可以拎包入住的农业产业“标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