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杨阳 陈名) 11月1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跨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备受瞩目的余杭国际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工程主体结构实现全面封顶。这标志着该项目“一场两馆”建设取得关键进展,为后续钢结构屋盖及内部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余杭国际体育中心是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也是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中轴线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位于闲林街道,东至创景路,南至规划云湖北路,西至规划河道,北至文二西路,总投资约95.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3.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一场两馆”,包括一座可容纳6万人的专业足球场、一个1.8万座的综合体育馆以及游泳馆。
据项目团队介绍,随着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工程将全面转入钢结构屋盖、索膜结构、幕墙、室内装修及体育工艺等专业施工阶段。整个足球场钢结构总重预计达42000吨,仅屋盖部分就达18000吨,最大单榀桁架跨度约62.4米,重量达122吨,对技术要求极高。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融合智能建造理念,采用BIM建模、三维机器人扫描与放样、3D打印、智能堆场、激光除锈、智能焊机、智能喷涂等七项关键技术,以应对体量大、精度要求高等挑战。此外,施工现场还设置了高精度无线传感器网络,全天候监测结构位移及受力状态,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余杭国际体育中心在设计上融入了良渚玉璧的温润光泽与径山茶田的层叠韵律,建筑形态流畅,观赛体验优良,未来将打造成集赛事、演艺、全民健身、都市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项目整体预计于2027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不仅能满足市民在家门口观看高水平赛事与演出的需求,还将成为推动余杭城市能级提升、服务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