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媛媛 金于城) 81岁的闻银美在仓前老人公寓度过了8个年头。平日里,她喜欢看书、看电视,在护理人员的照料下,身子骨还算硬朗。

每天早上,在院子里都能听到闻银美喊做操口令。“我是早操队队长,喜欢带着大家做操,上年纪了多运动,消化好,心情也好。”她笑着说,“这里的伙食也好,荤素搭配,有点小毛病,医生护士马上就来了。”

目前,仓前老人公寓有93位老人入住,最年长的是100岁的俞水娥。在俞奶奶百岁寿辰时,老人公寓护理人员为她筹办了一个热闹的生日会。护理部主任施春美告诉记者,和老人相处的秘诀就是耐心,“把老人们当作需要呵护的小孩,给他们陪伴和温暖。”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人,仓前老人公寓护理人员每月都会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养老护理培训,比如:协助老人进餐、洗漱、更换衣物、翻身拍背、鼻饲喂养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操作。

“养老护理是一门专业且精细的工作,除了要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还要了解常见病以及遇到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操作。”施春美说,除了日常的护理员培训,区民政局每年会组织不少于10次的护理员技能竞赛,提高养老护理员业务水平。

2024年,我区共开展免费养老护理培训1611人次,以专业、科学、精细的护理,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护理需求。

为“夕阳红”添温情,也要为“朝阳升”筑梦想。

每到周末,瓶窑第三小学就成了“家门口的青少年宫”。“以前孩子去闲林上兴趣班,路上要花20分钟。现在就在家门口,过来只要5分钟,我身边有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这里。”沈先生告诉记者,一个学期课程才500元,性价比很高。

“我们的课程很丰富,有棋类、体能类、艺术类、科技类等13门课程。”瓶窑第三小学副校长俞升生告诉记者,孩子们可以“一站式”学习多门感兴趣的普惠课程,家长们也能省心又省钱。

“家门口的青少年宫”的设立,得益于余杭推出的“校宫一体 团教共建”模式,打通了“校内空间+校外教育”的办学路径。

2024年,余杭建成鸬鸟小学、东风小学、仓前云溪小学、闲林和睦小学贤和校区等8个“家门口青少年宫”,辐射全区20000多名青少年,超额完成建设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各教学点注重突出“一校一品”,结合当地文化,开设了良渚文化、陶艺、非遗传承、科技等特色课程。

今年,余杭还将新增2家“家门口青少年宫”,实现“15分钟成长生态圈”全覆盖,为孩子们提供优质普惠的校外教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