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宋晗语) 昨日,2025年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发展专家研讨会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行。现场,全国首单纯数据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正式启动,项目遴选了未来科技城区域内10家拥有数据应用场景并取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优质企业项目参与其中,并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

数据知识产权,是指对数据信息享有的知识产权,包括算法、模型、软件、数据库、数据分析工具等智力成果。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可促进企业保护数据资产,加快数字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数据知识产权证券化,则是以数据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参与到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中获得融资。这一方式让数据知识产权实现了从“知产”向“资产”的转化,使“数据”成为新的经济红利。  

全国首单纯数据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启动,标志着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意味着纯数据知识产权确权难题得以破解——首次将无实体形态的数据资源,通过法律确权与价值评估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资产,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轻资产科技企业开辟了低成本融资蓝海,实现了“数据生成——产权保护——金融赋能——产业升级”的价值链条闭环。

会上还发布了《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报告》等一系列知识产权金融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召开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基地工作研讨会。来自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代表、头部服务机构及行业权威专家齐聚未来科技城,聚焦国内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基地的建设趋势与核心挑战,立足杭州市及未来科技城发展实践,开展深度研讨并贡献前瞻性建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创新成果的“保护伞”和“度量衡”。如何有效破解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是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核心使命与时代课题。

近年来,杭州未来科技城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已发行12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累计为区域内132家次科创型企业撬动融资12.29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583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惠及区域内192家次企业,质押融资总额超30亿元,借款总额达19.77亿元。

接下来,未来科技城将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推动知识产权金融从“盆景”走向“风景”,从“试点”迈向“普惠”,让无形的智慧财富转化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金白银”。


分享: